您所在的位置:

孙哲南:生物识别已成信息社会基础设施

2017-12-11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生物识别已成信息基础设施,在未来它将无处不在


1512956467881581.jpg

客户在体验虹膜识别设备


2017年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这标志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

会上还公布了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名单显示,将依托百度公司、阿里云公司、腾讯公司、科大讯飞公司,分别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这个消息让孙哲南十分振奋。作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他看到了四大平台背后的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

实现自动驾驶,需要识别语音、人物身份;建设智慧城市,同样需要人脸识别、物体识别技术;而医疗影像和智能语音,则是生物识别的具体应用了。

“生物识别技术将迎来另一波发展热潮。我认为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弯道超车不是不可能。”孙哲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说。

孙哲南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国内外差距主要在硬件上

《瞭望东方周刊》:有业内人士称,因为发展时间短,中国在生物识别技术上实际是落后于欧美国家的,但也有人认为,中国在生物识别领域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你怎么看?

孙哲南:生物识别技术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主要在美国的刑侦工作产生了需求,就发展出了指纹比对识别,以及后来的人脸识别、笔记识别、语音识别,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有中国人的贡献,像已故的石青云院士,也参与了早期的指纹识别系统的开发。

上世纪90年代出现虹膜识别,接下来有步态识别、掌纹识别、静脉识别等新技术。

生物识别在中国,一开始肯定要比美国落后一些。近几年,中国生物识别的市场和需求越来越大,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期,就是技术和产品都完全实现了国产、自主研发,也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地推广应用。

彼时,石青云院士研发遇到的资金、设备、人才等问题,都已经陆续解决了。所以,现在有些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反而比国外做得好,弯道超车不是不可能。

《瞭望东方周刊》:那么在你看来,中国的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和市场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孙哲南:技术差距不大,有些我们甚至是领先的。应用方面更是如此,总体上我觉得现在的国产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应用需要。

我觉得差距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人机交互界面、多模态系统集成等硬件方面。比如芯片的制作工艺,美国还是比较强。总的来说,国外比较重视基础性的技术创新,而我们可能目的性太强,哪块热做哪块,不太利于基础技术的积累创新。

市场方面,国内外还是有区别。在国外,就是几个大的生物识别公司,几个模态技术都在研发,而中国公司要么做人脸识别,要么做虹膜识别,能融合的比较少。

国外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和企业合并,能够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未来多模态融合发展是一个趋势。

数据采集需国家机构牵头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中国的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总有人担心安全系数不够高,会有关键信息被盗的风险,你怎么看?

孙哲南:事实上没有绝对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

指纹很容易被盗,你用手拿着杯子喝水,就能被提取;人脸信息也容易,有些不法分子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拿到你的照片和视频;甚至连虹膜也不是完全安全的,也有伪造的风险,比如我把你的虹膜打印在佩戴的美瞳上面,就能伪造成你的。

解决问题还得依赖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比方说活体检测,还是能识别出一些不是精心策划的攻击的。

《瞭望东方周刊》:另一个问题在于,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和应用,更多由一些创业公司在引领和驱动,有人担心可能存在信息泄露。你是否有这样的担忧?

孙哲南:据我所知,中国企业对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我们在视频监控中涉及到用户隐私的人脸,如果是跟破案无关,或者是应用无关的话,系统会自动打马赛克,这就相当于保护了用户隐私。

另一方面,还要从法律、管理方面去完善,国家最好能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比如说数据应该如何存储、保护,如何加密,怎样防止滥用,等等。

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和标准制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中国政府对于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和规范持怎样的态度?

孙哲南:中国政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战略布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17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战略发展目标。

就生物识别技术而言,中国政府大体上是持支持发展态度的,基本上是希望它在健康、规范的框架下先发展起来。就像中国发展电商,让它先做起来再说,未来再想办法去慢慢完善。我觉得这个思路是对的:先让技术和应用做起来,再依据市场变化作相应的动态调整。

但同时,我也建议一些采集的工作还是要政府牵头去做。

如今的人脸和虹膜的数据采集大多是企业针对特定领域的特定数据,属于“小打小闹”,形成不了规模效应。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家也更信赖有国家监管、权威性的大型政府组织和机构,比如公安部。我认为要想达到全国性的数据采集,仍然需要这种机构来牵头操作。

未来生物识别将无处不在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从学院里出来,创办人工智能公司,似乎成为一股潮流。你认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跨界合作,会带来怎样的新变化?

孙哲南:这的确是一股新趋势。现在很多企业都是技术驱动,很多学术“大牛”慢慢走到企业里去,以后学术界和业界可能就分不清了,企业需要人才和新技术,学术也需要在实践中提炼出新问题。

当然,两者目标也存在差异,比方说学术界可能对降低1%的误识率很感兴趣,但业界可能更多会考量降低1%的误识率需要投入的成本是否值当。

不过,总的来说,产学研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用科技创新,更好地造福社会,因此互动越多越好。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为什么现在合作趋势特别明显?我认为是因为现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时期,以前技术成果没有那么成熟,没法实用,但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爆发点,就应该面向产业界,多做一些产品开发。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还面临哪些困难?

孙哲南:首先,是数据采集的难题。如何在远距离、非接触、非侵化的条件下,采集到高质量的生物特征数据?要知道,现在对虹膜、步态、人脸等数据的采集,还是距离比较近的,同时需要使用者强配合。

其次,是如何实现这种高精度识别。就是即使在有姿态变化、表情变化或者图像分辨率较低的情况下,实现广泛识别。

第三,就是一直强调的技术安全性问题。

此外,对于生物识别技术应用而言,良好的用户体验非常重要。如果产品不好用,缺乏用户反馈,那么技术也发展不起来。因此,学术、企业和用户要一起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圈,才能相互促进,真正推动生物识别技术的进步。

《瞭望东方周刊》:在未来,生物识别技术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你最看好哪种生物识别技术?

孙哲南:我认为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互联网时代,人是很关键的一环,不管提供任何信息服务,都是以人为本。上网购物,线上炒股,都需要先确认人的身份。所以现在生物识别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到,它是很基础性的一个东西,未来的市场潜力也很大。

具体来说,如今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已经达到大规模民用的程度,虹膜识别的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友好,前景也看好。

我认为在未来,生物识别将无处不在,而且也不只有一种技术或某公司一家独大,而应是百花齐放的状态。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振华 王元元 特约撰稿梁宝荧/北京报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