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去了诸多不便,也让许多技术处于尴尬的境地。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当用户戴上口罩,人脸识别就等同于“废能力”。不过最近有消息称苹果iOS系统的更新版将推出“戴口罩也能使用Face ID”的功能,其中应用到的实际上就是虹膜识别技术。
说起虹膜识别,许多人并不陌生,但多数时候普罗大众对该技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尽管苹果、三星、谷歌、微软等大厂早就对这一技术青睐有加并且积极投入,然而在消费级市场中依然难觅虹膜识别的影踪。
然而如今情况有所不同,疫情的大背景之下,虹膜识别技术被倒逼着普及,而且虹膜识别技术经过几年发展比过去更加成熟,加之苹果自身的影响力,虹膜识别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虹膜识别不温不火,或许是因“时机未到”
早在2016年就有传闻称苹果会在2018年的iPhone上应用虹膜识别技术。2017年该款机型确定为iPhone 8,允许iPhone用户在眨眼之间完成身份认证以解锁手机或使用Apple Pay。然而到了2018年,我们却并没有见到如传言中那样可使用虹膜解锁的iPhone。
而三星Note 7则是真真正正应用到了虹膜识别技术。配备IR LED和虹膜摄像头,在整个识别过程中前置摄像头会辅助虹膜摄像头先行确定用户的大体轮廓,尤其是脸部以及眼部的位置,再经由IR LED发射红外光源,虹膜摄像头通过光源扫描个人的虹膜特征,最终实现匹配与解锁。
微软则早在2015年推出的Lumia 950XL手机上就已采用了名为Windows Hello Beta的虹膜识别功能,即使是带着眼镜或墨镜也能完成,但是在效率上与指纹解锁还是差了一个等级。2017年,微软又申请了一项虹膜识别技术的专利,打算用在旗下的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等设备中。
谷歌同样早在2015年就申请了多项利用隐形眼镜进行虹膜识别的专利,该专利可以做到利用隐形眼镜探测虹膜反射光线,生成“虹膜指纹”,之后将“虹膜指纹”与存储的样本比对,以此判定识别对象的同一性。到2018年,谷歌发布了支持虹膜识别技术的安卓操作系统Android P,并且允许第三方应用调用。
除了科技大厂致力于此,其它的一些手机厂商也陆续推出相关产品:如2016年中国推出的“展讯紫潭解决方案安全手机”,达闼科技推出的“巨象E1虹膜手机”,2017年非洲推出的首款面向消费级市场的虹膜手机“Fero Mobile Iris”,国美推出的面向消费级市场的“U1、K1和U7”手机,以及2017年推出的面向港台地区的“HTC-U19e”虹膜手机。
可以看到关于虹膜识别技术的研究成果和产品并不算少,但这个技术在外界看来却始终是不温不火,并且给人一种强烈的“隔阂感”:想到虹膜识别技术,就容易联想起某些美国科幻大片,进入一些秘密基地之时才会去扫描眼部,而现实生活中貌似虹膜识别技术是科技发烧友和极客群体的菜,而消费级市场的用户则很容易对其“敬而远之”。
表面上看虹膜识别技术很难深入消费级市场,实际上其市场前景相当可观。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虹膜识别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5.68亿迅速增长至2018年的30.91亿,并且增长趋势仍在持续,预计到2022年可以达到74.52亿。
其实在安全性能上,虹膜识别的安全性远高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那是因为虹膜在人类个体发育成熟之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会保持不变,所以世界上没有两个虹膜是一样的,而且虹膜比人脸和指纹难伪造得多,因而虹膜识别技术也是目前公认的最为安全的身份鉴别方式。
然而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却远比虹膜识别更流行,那是因为它们比虹膜识别更好用。用户想完成前两者,直接按手指或刷脸即可,但想完成虹膜识别,则需将眼睛对准摄像头,并且要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之内,通常情况下人和设备的距离在1.5m~3m之间,若是该技术用于手机,距离需保持在20cm~30cm之间。
可见不论是姿态还是位置,虹膜识别都需要用户进行高度配合,否则采集到的图像就会出现各类问题,最终导致识别失败。
从市场推广层面来看,技术的先进程度和普及程度向来不成正比。如果现有的技术易用且未过时,大众就没有动力去积极尝试新产品,因为人本身都有惰性,这种惰性也表现在喜欢处于科技舒适区之内。
在指纹解锁技术和人脸解锁技术能够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大批用户更换虹膜识别设备的情形。除了不太易用,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设备造价高,这本质上也是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所导致,虹膜识别技术比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贵5倍,因此大众就更缺乏更换技术的动力。
另外,这些年的虹膜识别设备多局限于工业与金融业领域,投放到消费级市场的成品数量不多。即使是那些科技大厂,虹膜识别技术也多是向行业与大众展示其技术能力的工具,而并不像其他生物识别技术那样被大量应用于产品中。
二、疫情倒逼技术普及,苹果或可助虹膜识别一臂之力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奋战在一线的人员身处高度风险之中,各行各业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遏制疫情蔓延,个人信息必须被采集和管理,但传统的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增加了接触机会,也加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在火车站、机场等地更是如此。
因此如何在不摘口罩的前提下也能保证高效精准地完成身份核验,让防疫工作实现智能化和无人化,减少一线人员暴露的风险从而提升管理效能,就成了人们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如此一来虹膜识别的价值得以凸显。虹膜相当于人体自带的天然密码,迅速便捷全程无接触,在全民出行戴口罩、医疗机构穿防护衣戴护目镜的大趋势之下,虹膜识别的非接触特性最为安全卫生。在这种特殊时期,易用性可以往后放一放,确保安全才最为重要。
据统计,虹膜识别的误识率仅有百万分之一,而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则为万分之一。而且指纹容易磨损,遇水易失效;人脸识别则存在长相近似或双胞胎难以分辨的问题,即使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变化容貌也可能发生改变,而且在整容、光照等不同条件下,表情、姿态也会影响识别效果。
随着技术的发展,虹膜识别的精度大幅提升。如今近红外光线的识别方式可以使其不受环境光影响,所以即使是在全暗光环境下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眼镜、隐形镜片、防护镜等也已经不是阻碍。因而安全性极高的虹膜识别可用于医院、车站,还可用于办公楼、社区、商场、银行等人流密集区域,用于考勤打卡、支付核验等多个场景。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苹果又传出与虹膜识别相关的消息,顺应了疫情之中人们对使用手机的需求。
而此前几年数度传出的关于苹果虹膜识别技术的消息应该也不是毫无根据,因为苹果也曾申请过Iris Engine(虹膜引擎)专利,看来对此技术也颇感兴趣。
近些年对于新技术,苹果向来保持一种先观望后入局的态度,此次可能也是看了其他大厂深耕几年之后才决定出手。不过通常情况下苹果决定在哪个领域出手,就说明该领域很有潜力与前途。
或许苹果也看得出来疫情环境下是普及虹膜识别技术的最佳时机,之前的大厂们虽然积极布局,但收效不明显,而苹果十数亿级别的用户体量,可能会让这项新技术传播范围更广。
其他厂商虽然也积极布局,但是其采用虹膜识别技术的那些设备本身市场销量就不高,基本处于小众的状态。而iPhone市场保有量很大,尽管最近出货量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全球前三的位置。如果iPhone真的能在未来采用虹膜识别技术,那么凭借其庞大的市占率,对加速推动虹膜识别技术的普及将大有裨益。
此外,虹膜识别技术本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外的技术水平也已相对成熟。
如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团队利用眼球的震颤等特点,研发了安全可靠的“活体检测算法”,用以应对各类假体攻击手段,进一步确保虹膜识别的安全性。尽管虹膜识别技术目前的成本仍然较高,体验感也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但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孵化的虹膜识别公司中科虹霸,已经将虹膜识别技术产业化多年,在多个行业都已经有成熟应用。
更重要的是,虹膜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相当广泛,既可作为网上登录的密钥系统,也可集成到大型的安防系统中,融入不同层级和规模的身份信息管理平台,为反恐、治安、维稳等方面做出贡献。此外在社区、企事业单位、涉密场所、矿场等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多种场合也有用武之地。
识别准确率高、纹理信息稳定、安全性强决定了虹膜识别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那么在虹膜识别的时代到来之后,人脸识别又将会面临何种命运?
当我们逛街的时候,商家的摄像头会拍摄到我们的面部,这些信息与其他技术结合就可以让许多人和机构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让商家获悉我们的行为模式,并预测我们感兴趣的商品。然而这种行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商家在获取信息之时很容易越界,对人们的隐私造成侵害。
诸如此类的风险在人脸识别领域不胜枚举,而如果是虹膜识别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所以即使是单从隐私角度考虑,虹膜识别取代人脸识别也是必然趋势。根据美国Acuity Market Intelligence发布的《生物识别的未来》报告来看,今年虹膜识别的市场占有率将会达到16%,估计虹膜识别未来会和指纹识别并存,共同服务于人类.